盛夏骄阳,青春正好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关爱服务团的7名成员奔赴湖南省浏阳市早田村,以“食品安全科普”与“教育关爱服务”双线并进,开展为期5天的暑假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。
队员们深入生产源头、走进讲台、走访农家院落,将科学知识化为守护力量,将真挚关怀送入特殊群体心田。这是一次知行合一的历练,更是一曲温暖乡间的青春之歌。
初遇早田:田野里的生机与期待
前往早田村的路上,车窗外掠过一片片黄绿相间的田野——刚收割的稻田留下整齐的金黄稻茬,新插的秧苗在阳光下泛着嫩绿的光泽,远处溪流蜿蜒,农舍错落。这幅充满生机的乡村画卷,让队员们的心更加贴近这片土地。抵达村口时,季节的痕迹与乡村的质朴扑面而来,大家对接下来的实践充满期待。
深入基层:倾听乡村发展的脉搏
在村委会,队员们与村干部展开深入交流。从早田村的产业发展到人才引进,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留守儿童教育,村干部的讲述让队员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。尤其当听到村里已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功案例时,大家深受鼓舞——青年人的回归,正在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。
烈日下的温情:走访中的感动与思考
七月骄阳下,队员们挨家挨户开展志愿调查。汗水浸湿衣衫,却挡不住村民淳朴的笑脸与热忱的回应。这份双向的真诚,让调研之路充满温暖,也让队员们更直观感受到乡村民生需求。
走访特殊家庭时,队员们协助残疾儿童进行复健、辅导功课。孩子咬着牙坚持迈步的模样,以及专注学习的眼神,让大家读懂:乡村的坚韧,藏在每个不向困境低头的生命里。
产业探访:汗水浇灌的乡村经济
在盛世湘荣纸杯厂,机器轰鸣,工人们在闷热的环境中专注作业。队员们近距离观察乡村企业的运作,感受到每一份生计背后的辛勤付出。
而在果园里,大家亲手采摘桃子,体验农事劳动的艰辛与快乐。果农递来的清甜桃子,不仅是劳动的果实,更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缩影。
知识传递:让健康理念扎根童心
为了让乡村儿童树立食品安全意识,队员们精心策划了趣味讲座。通过卡通故事、互动问答和水果沙拉制作,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健康知识。看着他们高举的小手和灿烂的笑容,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——乡村振兴,要从下一代开始。
告别与展望: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
返程时,早田村的轮廓渐远,但烈日下的汗水、村民的笑脸、孩子的眼神已深深镌刻。这场实践让青年学子深刻体会:乡村振兴的路上,每一份青春的坚守与付出,都在汇聚成照亮未来的光。青春力量扎根处,便是乡村振兴的希望生长时。
作者:张宣
责编:刘双
一审:余蓉
二审:黄京
三审:杨又华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