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

打开
青春“三下乡”丨以经典为媒,让阅读“活”起来
新湖南 • 津津乐教
2025-07-14 17:16:49

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,培养爱读书、善读书、读好书的习惯。712日,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“数映红途”乡村振兴促进团的覃张敏、黄依美两位同学,以“经典共读”“情景演绎”的创新形式,在古丈县民族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促进班会。活动打破书本与生活的边界,让文字在互动中焕发活力,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阅读的乐趣。

班会伊始,黄依美推荐了《诗经》《天工开物》两本书,用“古人的生活相册”“古代科技百科”等生动比喻拆解经典。她讲述《诗经》中“关关雎鸠”的纯真情感,解读《天工开物》里“巧夺天工”的智慧结晶,让同学们发现:这些看似厚重的典籍,其实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,读经典就像与有趣的灵魂对话。

经典诗篇领读环节,教室里的阅读氛围愈发浓厚。黄依美先带领大家吟诵《诗经关雎》,同学们从“辗转反侧”的吟诵里,慢慢品出古人情感的细腻;随后,她又以轻柔语调领读《再别康桥》,引导大家闭眼想象“金柳”“波光艳影”的画面。原本觉得晦涩的诗句,在节奏与想象中变得鲜活。

活动的高潮,在《觉醒年代》情景剧演绎中到来。覃张敏与黄依美邀请同学们共同参与,大家分别扮演陈独秀、李大钊等角色,在对话中重现百年前的思想交锋。这种“走进书中”的情境演绎体验,让同学们发现:历史人物不再是遥远的名字,他们的故事就藏在一本本典籍里。“演的时候,我好像真的走进了书中描写的那个年代,突然想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,想把相关的书都找来读一读。”扮演李大钊的同学说,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他对历史类书籍产 生了强烈的阅读渴望。

从听故事、读文字到演情节,每一个环节都在悄悄告诉学生:阅读可以是轻松的、生动的、有温度的。不少同学已经开始互相打听《诗经》的完整版在哪借,《觉醒年代》的原著讲了什么故事。“数映红途”促进团的同学们用创新的形式证明,让学生爱上阅读,或许只需要一次恰到好处的尝试,让经典不再遥远,让文字充满活力,让阅读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事。

作者:潘超红 刘林杰 黄依美 何梓溪

责编:成俊峰

一审:余蓉

二审:黄京

三审:杨又华
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
评论
打开新湖南APP,查看全部评论